6日,在杭州舉行的"浙江全省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食品添加劑專題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為食品添加劑揭開真相。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局長朱志泉在會上表示,浙江正在推進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制改革,健全法規(guī)政策體系,嚴厲懲處違法犯罪行為,確保了全省食品安全形勢整體穩(wěn)定向好。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前制約食品安全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仍有發(fā)生",朱志泉說今年年初浙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食品安全百日嚴打行動,現(xiàn)行動已進入收官階段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將重點開展農貿市場自制食品清源行動等一系列重點領域、重點品種的專項整治行動,"我們將致力于建立最嚴格的監(jiān)管處罰制度,毫不松懈的強化食品安全監(jiān)管。"
即便如此,人們對吃什么,哪些食品是安全,尤其是增添了添加劑的食品,仍然有諸多顧忌和誤區(q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孫保國在報告會上揭示了食品添加劑的真相與誤區(qū)。
孫寶國院士在會上介紹說,中國使用食品添加劑歷史悠久,從西漢淮南王劉安時期的鹵水點豆腐,到隋文帝時代的黃柑涂蠟保鮮,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臨安人發(fā)明的油炸油炸檜(油條)都已經在使用食品添加劑,"迄今為止,中國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件是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
孫寶國院士認為,很多食品添加劑是天然食物的成分,如維生素C、維生素E、茶多酚等,它們不僅無害,而且還有益,"高端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里面就含有40種以上的添加劑,"而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導致民眾"談添色變",一個很重要的誤區(qū)就是:誤將非法添加物視為食品添加劑,"中國涉及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之過,而非食品添加劑之過。"
此外,孫寶國院士還指出食品添加劑的誤區(qū)還有:誤認為食品添加劑有毒就是食品有毒,認為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不安全,認為加食品添加劑就是以此充好,認為自己做飯就可以遠離食品添加劑,認為食品添加劑品種多了就不好等。產生這種現(xiàn)象除了個別企業(yè)推波助瀾肆意抹黑食品添加劑之外,還有因不清楚添加劑作用而盲目追求"無添加"的心理所致。
然隨著人類現(xiàn)代文明的進程,"食品添加劑將伴隨我們一生",最后孫寶國總結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