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加工巨頭泰森食品(NYSE:TSN)(Tyson Foods)首席執(zhí)行官諾埃爾·懷特警告稱,非洲豬瘟首次攻入美國的這個威脅“是真實存在的”,這對豬肉出口商來說可能會成為一場噩夢。
在一季度財報公布后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懷特表示,“對于肉類行業(yè)來說,這也許是前所未有的非常時刻……在我39年的經(jīng)營過程中,我從未見過像非洲豬瘟這樣有可能改變全球肉類生產(chǎn)和消費模式的事件。”
去年8月,中國國內首次發(fā)生了生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疫情,這種病毒不會感染人類,但對豬來說卻是致命的。因疫情而引起的宰殺可能會使中國的生豬庫存減少超過1億只,超過美國的整個生豬庫存。作為豬肉消費大國,中國生豬的稀缺預計將重塑國際肉類貿易。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泰森是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商,每周屠宰數(shù)十萬頭牛和豬,以及數(shù)千萬只雞。隨著非洲豬瘟疫情事件的發(fā)酵,今年以來泰森食品的股價飆升了超過44%。周一,泰森股價收漲2.6%至77.05美元,為2018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泰森食品周一公布,在截至3月30日的季度,其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20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但比市場預期高出5美分。該公司管理層維持今年43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和5.75美元至6.10美元的調整后每股收益預期不變,并預計非洲豬瘟引發(fā)的新需求將在本財年的晚些時候或下一財年到來。
懷特估計,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國約有1.5億至2億頭豬死亡,全球肉類供應減少了約5%。懷特談到替代肉類的影響時說到,“這將有利于所有三種肉類:牛肉、豬肉和家禽。”
然而,他也鄭重提到了這種病毒可能蔓延至美國農(nóng)場7430萬頭豬的風險,這將對美國豬肉出口造成重大影響。“我認為威脅是真實存在的。它有可能會來到美國,“懷特表示。
目前,針對非洲豬瘟還沒有可用于預防或治療的疫苗,這種病毒可以在血液、糞便和肉類中存活一年,使其難以抑制。據(jù)悉,美國當局已加強對入境口岸的檢查,防止疫情蔓延至該國。